為更好地貫徹落全國及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積極營造濃厚的學術研究與創新氛圍,激發研究生學習創新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啟發學術思維碰撞🍽,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對接“上海十四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集群發展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發展對高端人才的需求🪒。2021年11月6日,在意昂平台松江校區8B222,意昂成功舉辦“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 研究生分論壇。
本次論壇由郭輝副院長、教授主持💯,張恒運教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會議🌾。本次論壇共邀請楊娟、馬成傑和張金磊三位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企業專家做主旨報告,20位車輛專業研究生同學做交流報告🐺,張恒運教授、任洪娟副教授以及劉新田副教授作為點評專家。
楊娟專家做了題為“電動化👨🏿🔬、智能化改變汽車結構引發設計產業格局巨變”的精彩報告,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展示和闡述了國內外智能化電動車發展狀態,未來汽車結構的變化以及未來汽車產業格局變化。楊娟專家首先介紹了國內外無人駕駛案例🏌️♂️,並由此推出了VOLVO 360概念車📔,車內空間無限的放大,移動辦公、移動居室已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一種趨勢🙎🏽♂️。汽車結構的變化也將更為人性化,內造型及總體質量將大大降低,車內通訊和娛樂功能都將大大增加。汽車材料綠色化🧑🎄,可回收、可循環也將成為汽車材料的代名詞。電子電器上的變化也將改變人們在乘車時的關註對象💇🏿,使人們從駕駛環境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其他事務🫃。最後🤽🏼,闡述了未來汽車產業格局將向“強強聯手,各取所需👰🏻♂️;亦敵亦友🛎,組團作戰”的模式轉變👢,並向研究生們傳達了“要讓車有趣”的做車概念。
馬成傑專家以“PHEV&EV動力系統及節能概述”為題🤳🏽👩✈️,以企業研究現狀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地闡明了新能源汽車類型和市場狀況🖌,動力性主要構成,“三電”核心以及節能控製四方面的內容🧚。專家以交通擁堵,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問題為背景引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必要性,介紹了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類型,並分別介紹了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主要零部件組成。隨後結合企業現狀重點介紹了“三電”核心:EV電驅動系統、電池系統以及電控系統。點出了驅動電機將向小型化👃🏿、集成化、多樣化和平臺化轉變的發展趨勢💆🏽♀️,各企業面臨“缺芯”的問題,鋰電池技術發展趨勢和能量管理的概念及意義等方面的內容,為研究生今後新能源汽車的科學研究指明了方向。
張金磊專家以“星辰大海的起點——今天的論壇”為主題,以企業管理角度闡述了汽車企業的發展現狀並對我國車企的發展趨勢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以問答的方式,與研究生們互動🧚🏿♀️,激勵同學們為未來的目標做好今天的準備,“打開眼界看世界”🚣🏿♂️,為拓展我國汽車業的版圖種下了一顆火種。報告獲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隨後的研究生報告由副主任劉新田主持,楊華、蘇鵬、章羽、李傑、楊雪等二十位同學圍繞(1)智能駕駛與機器視覺;(2)聲學材料的減震特性與拓撲優化;(3)鋰離子電池模組熱管理及熱失控;(4)車輛軌跡跟蹤控製等領域做了學術報告,專家老師給出了點評🏂🏼。其中裔昭臧同學“基於熱電效應製冷與保溫的電池熱管理研究”的報告以其生動的展示獲得了與會同學的關註和提問,李傑同學“層級蜂窩式聲學材料拓撲優化”的報告以嚴謹的學術性與完整的邏輯結構獲得了專家的好評🍠!在點評環節中🏌🏽♂️,專家對於研究生的科研方法💪🏼💅🏼、思路以及表達方式都給出了建設性的建議🕵🏽,並對同學們做出了“表達完整,語言簡練,論證清楚”的肯定,最後論壇評選出了最優報告👶🏽。
專家簡介:
楊娟,現任蘇州盱酋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創業十載,始終堅持“為老百姓提供安全、體面、實惠出行的微型新能源交通工具”整車設計開發,致力於數字化汽車設計技術方法研究。公司獲評“科技型中小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高新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工人先鋒號”🌁、“姑蘇領軍人才先進企業”🧙🏽♀️、“科技創新工作先進企業”🏨🧚、“蘇州市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馬成傑,高級工程師,上汽捷能公司PHEV 動力系統平臺高級總監,2005年3月碩士畢業於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主要從事新能源動力系統控製開發,主導多個車型動力系統開發。2017 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並多次獲得上汽集團技術創新獎。
張金磊🚴🏻♂️,安徽嘉安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教授、碩導🧏🏽♂️🧶,低速新能源電動車行業創領者✋🏼,同濟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工學博士🛕。濰坊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濰坊市十大傑出青年,濰坊市政協常委、工商聯副主席。在山東⬇️、貴州、安徽三地創始建設新能源汽車基地,產銷行業前三🧑🦱,具備豐富的生產汽車基地建設和月銷過萬臺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管理經驗,山東基地為行業內首家四大工藝完整的低速電動車整車廠,並開創了汽車製造業富士康模式的先河。專利 39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中心課題研究1項。